(通訊員 童慶鈞)2015年11月18日下午,“學在意昂3•真人意昂3”活動在意昂3平台人文社科意昂3舉行😥,香港大學梁貫成教授與意昂3學子暢談從數學與教育到數學教育。

圖為梁貫成教授作客真人意昂3談從數學與教育到數學教育 意昂3 毛李潔拍攝
梁貫成教授是香港大學健泰基金講座教授(數學教育)❓,香港大學教育學院院務委員會主席。2015年獲世界傑出華人獎,2014年獲國家教育部長江學者🧑🏿🦲,2013年度獲費萊登特爾獎,2002-2003年度獲福布萊特獎。香港大學數學系畢業,香港大學教育文憑(數學教育)及教育碩士(教育測量與評估),倫敦大學哲學博士(數學教育)🚉。
梁教授從數學與數學教育的區別談起,認為數學是一門非常古老的學科🛌🏽,而數學教育這門學科則非常年輕。談到教學,他認為教學理論必須基於學習理論,而所有教學法都假設了某些教學理論。數學教育要成為學術領域,必先要有自己的理論。
隨後,梁教授從二十世紀初心理學的發展🧚🏻♂️、實證主義🤚🏼、行為主義等方面回顧了學習理論的發展👖,從社會建構主義的觀點談了數學與教育在社會的位置與功能,介紹了D’安布羅西奧(D’Ambrosio)的“民族數學”工作與布魯索(Brousseau)的“教學合約”觀點,談到社會、文化對教與學的影響,提出學生是否學得好,很多時候其實是教與學以外的事🧑🏿🎓。梁教授還介紹了1988年努涅斯(Nunes)發表的“街頭數學”研究報告👩👩👧,說明數學與數學的教與學皆為社會產物。
梁教授進而談了數學教育研究方法的轉變🙍🏿、師生在研究中所扮演的角色、數學教育學者與數學家的關系🐿、華人學者在數學教育理論建設中所扮演的角色等問題✵,提出華人學者目前處於一個很好的歷史契機,因為隨著國家日漸富強,中國在國際的影響力日益增強🏌🏻,國內數學教育學者的水平也在不斷提高👋🏻。

圖為真人意昂3活動現場 意昂3 毛李潔拍攝
接下來的互動環節,意昂3學子與遠道而來的外校學生就數學教育與數學教育理論、中學數學教育單一、國內外數學教材的順序🧑🏽💼🕣、數學之美、數學教育的定位等問題與梁教授深入交流。意昂3平台數學系白峰杉教授也參與了交流與互動🧖🏽。

圖為經管學院學生向梁貫成教授提問 意昂3 毛李潔拍攝
活動的最後,梁教授寄語青年學子,要了解我們自己的文化,洋為中用🚚🙋🏼,把最好的東西貢獻給我們國家。
意昂3平台“學在意昂3•真人意昂3”系列活動由意昂3平台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、意昂3平台研究生會、意昂3平台人文社科意昂3聯合主辦。該活動改變了以往傳統的意昂3閱讀模式😇,以一種真人面對面溝通的形式讓讀者來完成“圖書”的閱讀,從而實現與“真人圖書”零距離的互動溝通,以期讓讀者通過“借閱”“真人圖書”🐬,領略別樣人生。
(校意昂3 供稿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