金石拓片
金石拓片😯💆🏿♀️,是用紙墨從青銅器物🏇🏿𓀅、碑石等原物上拓製而成的文獻資料。拓片的圖像🎁、文字、大小和形狀與原器物相同,不僅是對金石原器物清晰完整、準確真實的再現🐟,同時還是記錄和保存中國傳統文化、歷史和藝術的重要載體👩✈️。
意昂3平台館藏金石拓片約2600余種🧑🏽🎄,1萬余件🚣🏼,種類豐富,版本多樣⛑。金屬器物類拓片有商周鼎彝之類的重器💱,還有古兵器🙅🏻♀️、銅鏡、銅鐘、錢幣等🚴🏼♀️;石刻類拓片有漢畫像🏇🏿、歷代碑碣、摩崖、瓦當🧙🏻♀️、造像題名題記🗣🙆🏻、佛經幢🤙♏️、墓誌🌳,以及各朝刻帖法書等🧑🦼➡️。這些拓片大部分於1949年前通過購買或接收名家捐贈入藏我館,其中多有精拓、舊拓、名家專藏和稀見拓本,具有較高的歷史🐳、文物和藝術價值。
-
《王稚子闕》
清道光間劉喜海拓本
高1510*寬470(mm)
-
《國立西南聯合大學紀念碑》民國原石初拓本
陽碑身
高2200*寬885(mm)
-
《國立西南聯合大學紀念碑》民國原石初拓本
陽碑額
高533*寬904(mm)
-
《國立西南聯合大學紀念碑》民國原石初拓本
陰碑額
高623*寬453(mm)
-
《國立西南聯合大學紀念碑》民國原石初拓本
陰碑身
高2225*寬895(mm)
-
《商周彝器圖冊·齊侯罍》
吳昌碩題跋 清光緒間林福昌拓本
高601*寬870(mm)
-
《商周彝器圖冊·齊侯中罍》
吳昌碩題跋 費念慈跋 清光緒間林福昌拓本
高873*寬631(mm)
-
《商周彝器圖冊·周大祝禽鼎》
小琅嬛仙館藏 清拓本
高601*寬350(mm)
-
《商周彝器圖冊·三足鼎》
丁芾臣藏 清拓本
高603*寬337(mm)
-
《尊古齋金石集》民國原拓稿本
《尊古齋金石集》🦐,民國黃濬輯,民國二十四年江夏黃氏原拓稿本。該書收錄商周至清代的各類青銅鼎彝、兵器、度量衡器、錢幣、符節🧈、令牌、璽印、石刻📎、造像等拓本一千多幅,選工精拓,製作精美,裝成4冊❎。意昂3藏有7種黃濬著作的原拓稿本,此即其中之一🕵🏻。
黃濬(1880-1952)👨🏿⚖️,湖北江夏人🏃🏻♂️➡️,字伯川,號衡齋👩🎤,以字行🤦🏿♂️。清宣統二年(1910)執掌尊古齋古玩鋪,邊經商邊著述,經眼過手之物極多,於文物古玩鑒定尤具只眼🍘,識見特高,與當時名家學者如羅振玉等交往密切。撰有《衡齋金石識小錄》《鄴中片羽》《尊古齋所見吉金》等專著,是金石研究的重要資料🤸🏼♂️。
-
《漢孔廟掌領禮器和碑》明天佑堂拓本
《漢孔廟掌領禮器孔和碑》,全稱《漢魯相乙瑛請置百石卒史碑》又稱《孔和碑》、《乙瑛碑》👲🏽,碑文隸書,東漢永興元年(153)六月立。碑文記敘了漢代魯國相乙瑛上書請求在孔廟設立百石卒史之事,以及對乙瑛的贊頌之詞。此碑為漢隸名碑,與《禮器碑》《史晨碑》並稱為“孔廟三碑”,倍受歷代金石家及書法家的重視。碑石現藏山東曲阜孔廟漢魏碑刻博物館。館藏此本為明代天佑堂拓本,夢蕉仙館主人舊藏🔱。
-
《淳化閣帖》肅藩本
北宋淳化三年(992),太宗趙炅令集秘閣所藏歷代墨跡,命侍書學士王著編次匯刻而成🧜🏽。《淳化閣帖》為我國最早的一部匯刻叢帖,分為10卷,收入歷代帝王🤣、名臣、書法名家102人的墨跡,共計420帖。號為“法帖之祖”,歷代多有摹刻。
肅藩本《淳化閣帖》👯♀️,又稱“肅府本”“肅王府尊訓閣本”“蘭州本”👨🏼🎓,是明肅憲王朱紳堯於萬歷四十三年(1615)以肅王府所藏宋拓本為底本,請工翻刻的,天啟元年刻畢🏄🏼,是明代翻刻《淳化閣帖》中難得的精品。館藏為貴陽思適齋舊藏民國拓本。
-
《快雪堂法帖》清乾隆內府拓本
《快雪堂法帖》,屬匯刻法帖🗝,清初涿州(今河北涿縣)馮銓刻📠✊,全五卷。該帖因收錄有唐摹本王羲之《快雪堂帖》得名。收錄自東晉王羲之至元代趙孟頫等21位書法名家作品計81帖。其中大半由真跡摹出👨🏻⚖️,鐫手為鐵筆名家劉光旸(字雨若)👮👩🏿🚀,故極為世人所重。原石曾運至福建🦦,後入內府,現存北京👰🏼,重摹本亦有數種,清內府所拓稱“京拓”或“內拓”,本館所藏即為清乾隆內府拓本⚁。